针对漂浮植物一般不建议水生态修复项目使用,此类植物虽然具有施工方便,净化效率好、不挑场地等特点,但是管理极其费时费力,并且大多为反复性工作;建议针对流动水体的生态修复,尽量避免大范围使用漂浮植物,考虑其他措施代替。
想必通过上文阅读,大家应该能大致了解水生植物的分类、作用和常规种植方法等,其实水生植物是较为高等的生命体,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,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,在实际使用时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娇惯;只要我们的项目能满足其基本的生存条件,如温度、水位、透明度、养分、氧气、二氧化碳(主要是高温时期和沉水植物密度过大时)等,再栽种适合本地生长的健壮种苗,一般不会出现大面积问题。
沉水植物是指整株植物完全沉浸在水中的植物。其根部定着在水底的泥淖中,叶子和茎多呈线形或丝状,细长且柔软,如此则能随着水流摆动,减少水流的冲击,而且还能随着水位的高低而伸展或弯曲,使植物整株能够保持在水面下成长,而细小的叶片能增加植物体与水流接触的表面积,并因此提高接收水中气体的效率,再者,其错开生长的叶片,使叶子能随着水流摆动的同时,接收到来自不同角度的阳光,这以金鱼藻、苦草、水蕴草及海带为代表性的植物。
美轮美奂的水下森林的形成,至少有一半功劳是水下那些草儿们的。水下那些草儿们也叫沉水植物。
沉水植物既具备了净化水质,矿化底泥,清澈水体的功能,也达到了构建水下立体、生态、绿色景观的目的,从而实现了生态治水、绿色美景的双重效果。
罗氏轮叶黑藻,多年生沉水草本。茎直立细长,长50~80厘米。性喜温暖,耐寒,在15~30℃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,广泛种植在池塘、湖泊和水沟中,是良好的沉水观赏植物。除了观赏作用外,还可净化污水,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和磷均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和吸收作用。全草可作饲料和饵料,大家爱吃的螃蟹就以这种黑藻为食。基础施工
基础施工包括基底改良、微地形构建、设置消浪带、放线、植物选择等。
1)基底改良
在驳岸、污水源改造完成的基础上,进行杂草清除、清理水底淤泥,进行底泥消毒和底泥活化。
2)微地形构建
使用种植土壤、砂石等构建水底地形包括谷、壑、丘和峰一种或若干种。
3)消浪带设置
对于风浪较大的水域,利用消浪钵设置消浪带,消除风浪对底质的影响;消浪带的设置用于改变种植水域的流速、流向,同时减小风浪,消除风浪对施工种植的影响,尤其针对风浪较大的水域。
4)放线
对种植水域采用水域放样定位桩确定种植范围,水域放样定位桩具有荧光作用,在航道的河流施工时,在夜晚可以起到指示作用。种植施工完成一处后,应及时清理定位桩,以明确已经完工的部分,留下的定位桩标识尚未施工的部分。